駐村的日子結束了,真捨不得走。一個人提著行李,走走停停,停停望望。路旁這條小河,猶如多年的好友,一路陪著我,走過村莊,走過田野,走向山的那一頭。
河水真美,清亮透底。女人們提著大籃小桶的衣物,早早來到河邊,洗著衣服,話著家常。河邊有釣魚的人,身邊放著桶,手裡捏著魚竿,一動不動地盯著水面,悠然而自在。
春日的陽光照耀著大地,走在坳上到樟橋的路上,兩旁的風景猶如一道美麗的畫廊:青山、流水、人家,古樹、小鳥、油菜花……迷人的春色,讓我忘了自己。
這裡的人勤勞,那路旁田邊用竹竿和木條圍起的柵欄,還有那用石頭一層層、工工整整砌起的田沿地坡,無不見證了山民的勤勞與智慧。雖然坳上大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了,但這裡田沒荒,地也在種,留在家裡的人,依然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男人每天都在田間地頭,女人則在家裡,掃地、洗衣、做飯,照顧一家人的生活。即便是年輕的女人,也一樣靜守著山村的寧靜與和諧。俗世中的浮華與喧囂,並沒有擾亂山村的寧靜祥和。
這裡的人愛乾淨。家家戶戶都清清爽爽。就算是無人居住的老屋,也要隔三差五,前去收撿一番。我常去看的一位老大娘,雖然是個孤寡老人,住著破舊的土壞房,但家裡卻十分乾淨,無論什麼時候去看她,她家裡的地面和牆面總是一塵不染,灶頭和床頭整理得井井有條。這種愛乾淨的習慣透露出的自尊和對生活的熱愛,令我感動和敬佩。
一個晴朗的上午,我和同伴帶著孩子爬上山上的竹塘村。村裡人見到我們,非常熱情。每到一家,主人都會拿出糖果往孩子的兜裡塞。我忍不住問同伴:“他們都是你的親戚嗎?”同伴笑了:“不是。山裡人都是這樣,來了都是客,就像親戚一樣!我爸爸每次上山做事,從不下山吃飯,不是這家招待,就是那家請客。”
中午吃飯的時候,我們留了下來。女主人為了招待我們,請來了她的公公和鄰居作陪。酒,斟了又斟,一杯接著一杯,老人頻頻舉杯相邀;菜,添了又添,擺了滿滿一桌,主人不停勸人吃。山裡人的熱情,就像這滿桌的菜一樣,純天然,無污染,沒有添加太多的作料,沒有太多的修飾,但就是真。和他們交往,神清氣爽,心不累。
終於要走了,心還不肯走,忘不了那靜默的群山,那清清的流水,還有那熱情而善良的父老鄉親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loesmumta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