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是什麼?
在一般城裡人的眼中,春是花紅柳綠,是風和日暖,是美好與溫馨。其實,這應該是在南方,北方的春是差不多整整一個季節都被包裹在冬衣中的。當鮮花盛開、柳絮飛揚的溫暖瀰漫開來以後,幾乎就要到夏天了。如果真想欣賞和風在麥苗上跳躍,鮮花裝點整個世界,那就真的是要在夏天。北方,鮮花盛開不是春。
但是,北方的春卻是來的很早的。之所以這樣說,那是因為北方冬天的嚴酷,只有經受了嚴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溫暖,北方人更渴望春天。當然,城裡人對春天的渴望遠不及鄉下人的急迫,四季對城裡人的影響是很微弱的,他們只記得給不給暖氣,什麼時候停暖氣,暖氣費又漲了多少,至於春夏秋與他們的關係不大。所以,只有在鄉下才能切身體會到春天早已經來了。
鄉下的春在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時候就已經實實在在的來到了。北方過年的習俗是必須要趕在大年三十以前把春聯貼好的,屆時,走在鄉村的大街上,那些火紅的春聯,那些飄揚的掛綵,那些大大的燙金福字,在色彩單調的房屋和乾枯的樹木間就顯得格外熱烈,能把人心裡被冷凍整整一個冬天的火一下子點燃,任誰也會由衷的發一句感歎:春天來了。
揣著這種感覺,走進廣袤的田野,會發現再也不是冬天原野上的荒涼和蕭瑟,儘管眼中的色彩沒有什麼大的變化,儘管田埂邊依然有著點點的積雪,但那種冬天的幕帳卻已經被刺穿,彷彿一切的一切都有了一種生氣,使你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移向枝頭,移向田里的麥苗。於是,心裡升起了一絲溫暖,因為楊柳的苞蕾大了許多,榆樹枝上的骨朵也更加醒目,就連頂著冰霜的麥苗也不再是那種死氣沉沉的枯萎色彩。春天,確實來了。於是,人們穿了一冬的皮襖或者大衣被甩掉,田野上開始有了三三兩兩的人影。也許,他們是在算計哪塊地種什麼,或者在查看商情,計算還要有幾天就該把豌豆大麥和大蒜下種;也許,他們是估量需要多少錢去買塑料薄膜,西瓜和花生需要早上市,扣上薄膜可以早下種,早收穫,還能賣個好價錢,鄉親的日子是在春天就開始設計了的。
原來,春是一種感覺,是一種渴望,對著的是溫暖和幸福,而對這種渴望最迫切的就是弄農民。所以,只有鄉下春來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rloesmumta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